郑成功兴起北伐 扭转局势在此一战 他能成功吗?
本文作者黄强
南明抗清力量主要有两支:永历帝与郑成功,鲁王与张煌言。
从南明永历四年(清顺治七年,1650),郑成功以金门、厦门为根据地以来,郑成功固守东南沿海诸岛,与清军交战数十次。1647年至1659年在这13年间,张煌言也发动出师长江北伐的战争共有8次,其中1659年,郑成功与张煌言联合率师北伐,更是让清军威风丧胆。郑成功与张煌言的反清力量,对于清军的打击很大,激励了全国的抗清热潮。
永历十一年(清顺治十四年,1657)起,郑成功着手北伐,收复南明疆土。七月郑成功亲率大军北伐,当时福建、浙江一带的守军将领大多为明朝降将,见到大兵压境的郑家军,纷纷倒戈,开城门迎接郑军。八月进攻黄岩、台州,守将投降。趁厦门空虚,清福建总督李率泰率兵攻打厦门,厦门已经失守过一次,损失巨大,郑成功唯恐闪失,立即亲带人马回师厦门,第一次北伐失败。
永历十二年(清顺治十五年,1658)二月,清军集中主力分三路在云贵一带围剿南明永历政权,东南一带防守较为空虚。郑成功料想江宁防御薄弱,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战机,全力进攻江宁。春天的时候,郑成功联合联合张煌言,发起了第二次北伐。计划是北取舟山,转赴崇明,溯江而上,直取南京,南京是明代开国都城,南京的战略地位重要,政治经济影响重大,选择进攻南京,意义重大,就是要以南京的胜利,控制长江,将江南半壁河山重新纳入南明版图。
【图72,郑成功北伐地图】
郑家军17万大军,号称20万人马,分为四个军团,1-3军团分别由中提督甘辉、右提督马信、后提督万礼率领,第4军团由郑成功亲率。六月十三日北伐军浩浩荡荡从厦门出发,经过闵浙交界处,进入浙江瑞安、温州等地,抵达舟山羊山岛(今浙江舟山大洋山岛)海域,遭遇台风,风雨大作,电闪雷鸣,郑成功船队长期活动于福建海域,对浙江海域并不熟悉,面对陌生海域和未能预料的台风,郑成功的船队一下子陷入了绝境,应对不足,船队若干条船发生倾覆,有的船体破碎,四散漂流,有的则在大陆海岸搁浅。军兵死亡8000余人,损失惨重,郑成功的6位妻妾,2个孩子也在狂风暴雨中丧生。这次猛烈的台风阻止了郑成功北上的步伐,也暂时化解了清军面临的危局。
永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(1658-1659)四月间,郑军战船停泊在浙东温州、台州沿海及舟山群岛一带休整,北进长江计划不得不再次推迟,许多将领劝谏郑成功撤师南归,郑成功以“业已出师,理无再还”作答,表示自己有进无退的决心。第二年五月十三日,郑成功再次率领大军从浙江沿海起航,此时,郑军共有大小舰船3000余艘,兵马10余万。他首先攻占定海(今浙江舟山),全歼了清廷定海水师,焚毁船只100余艘,基本消灭了清军的海上力量,也解除了进军长江的后顾之忧。
五月十九日,郑军抵达吴淞口,郑成功派人秘密联络守卫此地的清朝苏松提督马逢知。马逢知一直对清廷心怀不满,主要是因为清军的军制问题,他所在的绿营军受到八旗军的排挤,武器装备、军饷待遇、军官升迁等方面都不如八旗军。因此马逢知作战时消极怠工,只求保存实力。
【图73,长江崇明岛入江口】
六月初一,郑成功到达长江江阴水域,清军紧闭城门,不敢出战。郑成功越过江阴溯江而上。六月十六攻下瓜洲,六月二十二日镇江知府戴可进开城投降。郑成功大军顺利打开了通往江宁城的锁钥。若能拿下江宁,在怀着故国之思的汉人中的号召力将是不可估量的。此外,控制江宁即等于控制了江南富庶之地,可以为反清事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,同时也切断了江南对北方清政府钱粮赋税的供应,削弱其经济基础。郑成功的计划是,占领江宁,恢复东南半壁江山;而后,再挥师北上,直捣幽燕。
【图74,长江江阴水道图】
300多年前,长江入海口在今天的江阴附近,南京城到长江入海口的距离也比现今近很多。从海上来的船队可直逼江宁,这就能充分发挥郑成功水上作战的优势。
郑成功发起江宁战役前,南明政权已有过攻入长江的尝试,起到了“探路”的作用。永历八年(清顺治十一年,1654),南明定西侯张名振、监军张煌言曾三次率军攻入长江口。一月,南明军乘船溯江而上,到达镇江附近的瓜洲、金山等。四月,南明军再次入长江,直至镇江、仪真(今江苏仪征),离江宁更近了一步。十二月,张名振等人率船400余艘一直抵达江宁城北的燕子矶一带。清军早有防备,一番激战后,明军退回崇明岛。三探长江虽然并未取得大的战果,但南明方面采取敌进我退、敌退我进的海上游击战,令清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态势,无可奈何。
说明:本文系黄强的原创作品,未经作者本人同意,不得转载。违者必究,侵权已委托今日头条律师团队负责处理。联系微信njhuangqiang。
黄强,字不息。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服饰史、置业经济史、民国史研究,已出版著作13本。新著《驱夷保岛郑成功》,2016年由南京出版社出版。